1.素质教育的明确提出,才把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目的与教学目的区分了开来,意味着肯定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是基本的道理:学校贡献社会是以育人为本,以每个孩子的发展为本;教育,是以更改和提高教育目标即受教育者的素质为主要目的。这是教育行为与非教育行为之间的区别所在。
2.教育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。教育目的是倡导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力,强调在教育中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发展,而非只关注一部分人,更非重视少数人的发展。
3.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,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,环境危害,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多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,存在多样化的个性,我们把人的性格看作人性在个体里的反映,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