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,一切以安全为重,安全性必须排在第一位。必须预先分析风险源,预测与评价危险、危害因素,掌握危险发生的基本规律与变化,采取相应防范措施,将危险和安全风险消灭的萌芽状态。
2.安全底线越来越高,责任体系愈来愈密,法治手段越来越硬。在此基础上,切实加强法规制度的落细落实,让清查风险更深入、管理机制更灵敏、监管执法更有力。
3.一人负责一处安全性,众人把关坚如磐石。抓好安全问题,关键还要依靠制度,以理清双方责任、形成工作合力。破解生产安全难题,离不开依法治理与制度建设,需要充分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。事实上,补齐安全性短板的过程,就是在推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化、法治化。